美國貿易代表Katherine Tai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保留現有的對華301條款關稅,并提高戰略部門的進口稅。美國政府聲稱,關稅調整是更好地保護美國制造商免受中國貿易行為影響的措施。這些關稅將涵蓋價值180億美元的清潔能源和技術領域的進口產品。美國這一舉措可能阻礙技術創新和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發展。
據環球網報道,在5月14日外交部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中方一貫反對違反世貿規則,單方面加征關稅,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美國試圖在這些關鍵產業超越中國的制造業實力,并且已經向這些行業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持擴建工廠和人才發展。
美國政府發言人聲稱:“中國如今生產了全球大部分關鍵產品,這些產品對于我們的技術、基礎設施、能源和醫療保健至關重要,這給美國的供應鏈和經濟安全帶來了不可接受的風險。”
在具體關稅措施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生產的光伏電池、半導體等產品的關稅從25%提高到50%。
同時,針對美國本土光伏制造業所需的裝備產品,政府美國將制定排除程序,免除對某些光伏制造設備的關稅征收,總計19項。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高級光伏分析師Pol Lezcano表示,對中國光伏電池提高關稅并不會減緩美國光伏項目的開發進程或延緩美國本土制造進展。他指出,美國在2012年已經幾乎完全禁止使用中國制造的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并征收了高額反傾銷和反補貼稅,這使得美國的光伏供應鏈早已轉向東南亞國家。
根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最新公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光伏電池僅占美國光伏電池進口總量的不到1%。然而,由于越南、柬埔寨、泰國和馬來西亞這四個東南亞國家的制造商獲得補貼,這些國家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向美國出口光伏產品。實際上,美國目前進口的光伏組件80%以上來自這四個東南亞國家。
上個月,由美國七家主要光伏制造商組成的聯盟向美國商務部提交了一份請愿書,要求提高對從這四個東南亞國家進口的光伏產品的關稅。目前,這四個國家的關稅豁免將于今年6月初到期,一旦到期,美國將對從這些國家進口的光伏組件征收14%的關稅。
這一關稅調整在美國光伏行業內引起了分歧。光伏組件制造商認為提高關稅是必要的措施,以維護美國本土制造光伏產品的競爭力。然而,光伏開發商則擔憂提高關稅可能會減緩光伏項目的開發速度,推高電價,進而阻礙美國電網脫碳的進程。
面對美國的關稅調整,中國商務部迅速進行了反擊,并強調美國應立即糾正其錯誤行為,取消對中國征收的額外關稅。中國商務部表示,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權益。